首个治疗糖尿病加高胆固醇的药物获FDA批准
企业想要实现增长或扩张有两个途径,自身经营或通过对外控制性投资,从而撬动更大的市场,扩产正是这两种途径的结合。
我们将继续扩大在这个国家的投资,ACWA首席执行官PaddyPadmanathan说道,这份谅解备忘录的执行也象征着埃及政府对我们的信任。去年,埃及在阿斯旺南部城市附近的Benban基地完成了1.5吉瓦的太阳能发电容量联网,还对600兆瓦的光伏发电资产进行了招标。
公共机构而后将决定针对这些拟议项目的下一步动作。目前尚不确定这些拟议项目是否将包含新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设施或是将利用现有设施的产能来淡化海水。ACWA宣布与埃及两个政府部门就评估一系列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海水淡化项目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项目预计每天能够产出909立方米水。根据这份协议,计划在对埃及某地的海水淡化项目开展首次可行性研究后展开一个初步研究,这些项目或为太阳能、风力驱动或太阳能风力混合驱动。
沙特化石燃料公司ACWA并未指定研究完成的时间线。此外,这家沙特公司目前正在阿布扎比开发世界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厂。G1以外的其他大尺寸组件虽然占比不高,但可以看出逐季攀升的态势,可见2019海外市场对于大尺寸组件需求逐渐提高。
可见多家厂商推出高效产品与大尺寸组件来抢占市场,藉此来提升接单的竞争力。半片、MBB+HC等特殊组件出口量成长六倍 与2018年相比,2019年特殊组件出口总量从2.5GW扩增至18.5GW,半片出口从2.1GW增加至13GW,新增了MBB+HC组件技术出口2.4GW,叠瓦由0.3GW提升至1.6GW,2019年除了半片以外,其他组件技术出口占比也提升,由此可见特殊组件的市场需求蓬勃且技术种类更多元。N型市场萌芽另外,2019年也出现N型组件的大型项目需求。2019年N型组件累积出口621MW,主要由晶科的PERT组件与中来的TOPCon组件供货,巴西为主要的N型组件出口目的国,另外,阿曼与萨尔瓦多等市场也有不小的出口量。
此外,受到大尺寸与技术的影响,2019上半年的主流单晶PERC 72片瓦数区间为370W-380W,12月的瓦数区间达385W-400W,可见组件瓦数提升在下半年有明显进展。总结2019主要受欧洲需求与新兴市场影响,组件出口量大增,产品是否可降本提效成为主要竞争关键。
晶澳、隆基、晶科、东方日升及中来为主要出口厂商。从12月中国海关出口数据可发现,单晶PERC 72片G1电池片组件搭配半片或MBB+HC技术,可将瓦数推升至400W。厂家排名基本维持 而前十大中国本土组件出口厂商依序为晶科、晶澳、阿特斯、天合、东方日升、隆基、尚德、正泰、协鑫集成及韩华。不仅如此,前二十大出口目的国除了原先的巴基斯坦、韩国、南非、智利、泰国、约旦以外,葡萄牙、意大利与哈萨克斯坦斯坦市场需求跃升,跻身前二十大中国组件出口目的国。
观察2018与2019年之前十大中国本土组件出口厂家可发现,前十大厂家的出口量皆有提升,尤其以排名前五的厂家成长最为明显,整体来看,前五大厂家依然占据50%的出口份额。叠瓦的出口则主要以环晟、阿特斯与隆基为主要出口厂家。受惠于2018年8月欧洲MIP取消,中国组件可直接输欧,以及越南630项目抢装、中南美与中东等新兴市场政策与项目的支持,2019年海外市场需求良好。其中,单晶PERC半片组件出口以晶科与东方日升占比最高,多晶半片组件的出口则是阿特斯占比较高。
2019年趋势变化大尺寸需求提升 2019年虽仍是以M2(156.75mm)尺寸的组件出口为主,占全年出口量的86%,不过以G1(158.75mm)尺寸出口之组件,全年占比达13%。N型市占率目前仍持续受到降本提效的PERC产品挤压,目前预期每年出口仅能微幅成长
近年来,为保护本土制造,印度频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光伏制造企业发起贸易壁垒。针对DCR项目中开发商使用进口组件,印度商务部提出了严厉处罚措施,包括根据印度刑法提起刑事诉讼、将开发商列入黑名单10年、没收相关银行担保以及对相关政府官员进行纪律处分。
据介绍,DCR项目旨在推广本土制造,为印度当地的光伏组件制造商提供了一个有保障的市场。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MNRE)已决定,对使用进口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开发DCR项目的开发商采取严厉行动。其中,中国光伏产品占据印度市场70%份额。而注册ALMM的成本较高,且审核流程对于非本地企业复杂很多。无独有偶,印度的贸易壁垒还在继续。2月6日,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要求,2020年3月31日后印度所有公共部门的太阳能电站(包含招标与电力采购来源)只能采用经过ALMM认证的光伏件型号和制造商。
为避免贸易壁垒,包括隆基乐叶、协鑫集成、正信光电等在内的中国光伏组件正纷纷考虑在印建厂。MNRE高级执行官表示:该命令仅适用于DCR政策适用的项目。
2018年印度政府祭出保障性关税政策:自7月30日起,对中国、马来西亚及部分发达国家的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封装为组件)征收保障性关税,持续两年,第一年(2018年7月30日-2019年7月29日)税率为25%,第二年上半年(2019年7月30日-2020年1月29日)税率降至20%、下半年(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7月29日)再调降至15%。然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印度本土电池制造能力有限,印度开发商一直进口太阳能组件,并贴上印度制造标签。
目前,基础关税仍处于豁免状态。业内人士分析,印度此举意在保障性关税政策到期后,提高基础行关税,以此将进口光伏电池的关税维持在20%。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如果印度商务部严格执行新规,将倒逼包括中国在内的光伏组件企业不得不考虑在印度投资建立生产线,将制造印化。随着保障性政策即将到期,印度改变路径提高基础关税政策,宣布从2020年2月2日开始,对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包括未封装的、封装的(制造嵌入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将基础性关税由0%增加至20%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MNRE)已决定,对使用进口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开发DCR项目的开发商采取严厉行动。2018年印度政府祭出保障性关税政策:自7月30日起,对中国、马来西亚及部分发达国家的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封装为组件)征收保障性关税,持续两年,第一年(2018年7月30日-2019年7月29日)税率为25%,第二年上半年(2019年7月30日-2020年1月29日)税率降至20%、下半年(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7月29日)再调降至15%。
为避免贸易壁垒,包括隆基乐叶、协鑫集成、正信光电等在内的中国光伏组件正纷纷考虑在印建厂。随着保障性政策即将到期,印度改变路径提高基础关税政策,宣布从2020年2月2日开始,对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包括未封装的、封装的(制造嵌入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将基础性关税由0%增加至20%。
其中,中国光伏产品占据印度市场70%份额。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如果印度商务部严格执行新规,将倒逼包括中国在内的光伏组件企业不得不考虑在印度投资建立生产线,将制造印化。
近年来,为保护本土制造,印度频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光伏制造企业发起贸易壁垒。针对DCR项目中开发商使用进口组件,印度商务部提出了严厉处罚措施,包括根据印度刑法提起刑事诉讼、将开发商列入黑名单10年、没收相关银行担保以及对相关政府官员进行纪律处分。
而注册ALMM的成本较高,且审核流程对于非本地企业复杂很多。业内人士分析,印度此举意在保障性关税政策到期后,提高基础行关税,以此将进口光伏电池的关税维持在20%。目前,基础关税仍处于豁免状态。MNRE高级执行官表示:该命令仅适用于DCR政策适用的项目。
2月6日,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要求,2020年3月31日后印度所有公共部门的太阳能电站(包含招标与电力采购来源)只能采用经过ALMM认证的光伏件型号和制造商。据介绍,DCR项目旨在推广本土制造,为印度当地的光伏组件制造商提供了一个有保障的市场。
无独有偶,印度的贸易壁垒还在继续。然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印度本土电池制造能力有限,印度开发商一直进口太阳能组件,并贴上印度制造标签
好在近期国内在组件回收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1)欧洲2012年太阳能光伏组件被纳入《欧盟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管理条例》(WEEE),要求2019年以前电子产品回收率需要达到85%以上,其中材料的再循环率要达到80%以上。